县域强则省域强。作为濒海临江的经济大省,江苏蓬勃发展的背后不仅有中心城市的支撑,更是全省县域板块集体进阶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下,镇强、县富、产业兴的“苏”式特色,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县域经济突围战中,金融的力量不可或缺。
今年以来,为积极贯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关于农村地区“向下扎根”的理念,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制定了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深入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启动了“强县富镇”专项活动,以下沉的网点、灵活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服务,为江苏特色产业注入持续动能。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苏州纺织城、无锡万亩葡萄园、宜兴紫砂产业园,循着金融活水的流淌轨迹,探寻邮储银行如何通过“精准滴灌”润泽江苏县域经济的沃土。在这片热土上,邮储银行正以金融之力,悄然托举起一个个“强县富镇”的发展支点。
助力“绸都”转型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位列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的第六位,是中国重要的丝绸纺织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生产集散地,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形成了千亿元级产业、市场、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这里不仅走出了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世界500强”大型纺织产业链企业,还集聚了2500余家纺织生产企业、1万多家纺织贸易企业。
在盛泽镇东方纺织城,记者看到,一栋5层高的大厦内密集汇聚了时装、家纺、箱包、运动等各类纺织面料商家。整栋楼共有1760间铺面,入驻商户超800家,经营品类涵盖真丝绸、服装面(辅)料、装饰及家纺用布等10余个大类,产品种类近万种。
东方纺织城副总经理李红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里是盛泽镇纺织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变化正推动着盛泽镇纺织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中式”服饰的走红,让宋锦等传统面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户外露营、运动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增加,一系列防晒功能性新面料的涌现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推动力。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正在推动这个传统纺织重镇从“批量生产”向“高端制造”转型。
为实现这一转变,当地厂商持续投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新品研发,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全面推进生产线的数字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需求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邮储银行主动出击,为企业“雪中送炭”。2024年以来,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所辖盛泽镇支行多次与东方纺织城举行交流座谈会,倾听企业家代表需求,了解最新市场动态,并通过上门走访调研等方式,向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分类别提供不同的特色贷款业务,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协助畅通企业的融资渠道。
向内求创新,向外也发力。“出海”则是当地纺织企业突围的又一路径。“今年真的很开心,不愁单子。”位于盛泽镇的吴江嘉宇盛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文林站在全新升级的纺织车间里对《证券日报》记者笑着说,“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产到11月份。我们生产的布料主要出口中东、北非等地区。”
2024年,宋文林投资1600万元对车间88台织机进行全面设备更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工厂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行。
“纺织行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和流动资金。资金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企业才能活起来。”宋文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面对纺织上游原油价格震荡的形势,他果断做出决策,择时采购涤纶丝等原材料,从而赢得成本优势。而这得益于邮储银行提供的随支随还的线上融资服务。
在得知该企业正处于设备更新的关键期后,邮储银行为其量体裁衣定制融资方案,提供信贷支持。宋文林告诉记者,自2019年合作以来,邮储银行始终伴随企业成长,通过常态化走访调研企业资金需求,并动态优化、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企业规模扩张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
“我们会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为这如丝绸般绵延不绝、蓬勃发展的纺织行业注入金融活水,串联起千年‘绸都’与现代金融行业的共同繁荣发展。”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润泽“甜蜜产业”
在无锡江阴市璜土镇,万亩葡萄园里的葡萄长势喜人。2023年,江阴市璜土镇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成为全国首批770个入选乡镇之一。
璜土葡萄具有40年的种植历史,是江苏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璜土镇被授予“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第一镇”。近年来,璜土镇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绿色生态管理、品牌化运营,让璜土葡萄走出田间、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的葡萄种植是‘甜蜜产业’。”璜土镇汇南村党总支副书记董泽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了打造“精品+绿色”的种植模式,当地启动了对果园环境和种植设施的改造。在过去,葡萄园是露天种植,一到梅雨季节就容易有病虫害。经过大棚改造之后,葡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璜土镇还开启了葡萄园的精准化种植改造,打造微喷滴灌智能化系统,通过在大棚内安装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棚内温度、湿度、病虫害情况在手机上一目了然,通过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施肥、开棚降温等,可谓“拿着手机就能种地”。
“这些设备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还好邮储银行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董泽健说。据了解,邮储银行已累计为当地葡萄产业链投放贷款1.5亿元,有力支撑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璜土精品水果(葡萄)种植基地项目,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深入践行“人员下沉”,通过深度调研精准识别产业链不同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实施“分类施策”。针对璜土精品水果(葡萄)种植基地项目等核心企业/合作社层级,提供大额、长期的公司贷款支持,用于基地建设、技术升级和品牌打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对于分散的种植户和中小经销商等零售端客户,邮储银行则充分发挥网点下沉和普惠金融优势,匹配灵活便捷的小额贷款产品,通过优化流程、下沉服务,有效解决其“小额、高频、分散”的融资需求,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紫砂产业升级
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宜兴丁蜀镇。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紫砂之都,更是新兴产业与传统工艺交相辉映的热土。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丁蜀镇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走进丁蜀镇木石·陶文化数字产业园,记者看到,电子大屏上不断跳动变化着当天的实时交易数据:超过3500个活跃商家入驻,日销售额超2600万元。在这里,“电商+直播”为传统紫砂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园区内的“紫砂新势力”品牌创始人陈鹤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紫砂产品是手工制作,有经验的老师傅非常稀缺,人工成本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原材料和库存成本也是对企业的考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针对丁蜀镇传统紫砂产业与电商直播融合的新趋势,邮储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敏锐洞察,积极推动“服务下沉”,将服务触角深入紫砂电商新群体和直播基地,创新推出场景化专属信贷产品“紫砂贷”。
“紫砂贷”是邮储银行为宜兴丁蜀镇紫砂产业量身定制的信贷产品,针对当地轻资产的紫砂匠人、小微电商等群体,突破抵押依赖,依托经营流水、电商数据等多维信息进行信用评估,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6000万元。
此外,邮储银行还大力服务当地陶瓷行业协会及小微电商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2亿元。通过服务协会、平台带动支持小微电商服务个体匠人,有效激活了传统紫砂产业的线上新动能。
“苏湖熟银川股票配资,天下足。”在江苏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中,邮储银行以精准的金融服务成为“强县富镇”的重要推动力。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深化普惠金融实践,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为江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