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坚持认为关税并未推升美国通胀,但本周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可能挑战这一说法。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进口价格环比上涨0.4%,为一年多以来最大涨幅,主要由商品成本攀升推动。尽管该指标未包含关税在进口环节后附加的成本,数据暗示出口商并未主动降价来抵消美国进口商的关税负担。
就在本周,总统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会候选人Stephen Mir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完全没有看到关税引发通胀的证据”。这一言论与特朗普本人的观点一致,关税并未对美国造成通胀或其他问题,反而为财政部带来了大量收入。
然而,近期数据却逐渐显现关税对物价的影响。周四公布的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示,商品与服务的出厂成本显著上升,引发通胀担忧,并削弱了标普500指数夏季的强劲涨势。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零售及餐饮服务销售额增长0.5%至7263亿美元,但该数据未剔除通胀因素,意味着增幅既包含消费量增加,也包含价格上升。
从分类数据看,与亚洲供应链高度相关、对关税敏感的服装销售同比大增7.4%,而餐饮支出则下降0.4%,反映出消费者在部分可选支出上趋于谨慎。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ery Roach指出,未来投资者应关注汽车销售及餐饮等可选消费,以判断消费动能是否放缓。
密歇根大学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则降至三个月低点,其中一年的通胀预期及五年的长期通胀预期均显著上升。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经济学家Paul Ashworth称,这表明美国家庭仍对通胀上升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轮关税反制措施出台之后。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amuel Tombs则警告称,尽管零售销售数据尚属稳健,疲软的就业市场叠加关税推动的商品价格上行,意味着美国家庭实际收入或基本停滞。
根据Leuthold Group的测算,特朗普本月初宣布的关税计划已将美国的有效关税率提高至18%至19%之间线上配资平台官网,而去年8月仅约为3%。BLS将在9月11日公布的8月CPI数据料将反映部分关税效应。Leuthold Group资深研究员Chun Wang指出:“海外卖家并未明显降价来吸收关税冲击,这对美国CPI前景并不是好兆头。”
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